首页 / 实时资讯 / 并购重组迎政策红利期,并购基金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并购重组迎政策红利期,并购基金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3838资料
3838资料管理员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并购六条”),随后,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多地相继出台了支持企业并购的相关文件或政策举措。其中,上海、深圳、安徽等地更是单独发文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在中央与地方政策的共振下,并购重组正处在政策红利期和窗口期。

  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包含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共披露1647起并购事件,同比上升0.98%;交易规模约7779亿元,同比上升约115.30%,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从各参与方的并购目的分布来看,横向整合类的并购事件以456亿元规模占到总体交易规模的6.78%,战略合作和资产调整分别以439亿元和116亿元占到总体交易规模的6.52%和1.73%。

  不过,澎湃新闻注意到,相较于并购交易规模,并购基金参与度并不高。研究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共计66支私募基金以并购的方式成功退出,回笼金额虽然同比有增长,但规模仅有262.77亿元。

  近日,在盐城产融生态对接会上,多位业内人士,围绕着并购基金的“出路”进行了探讨。国新证券并购重组部负责人彭德强建议,并购基金围绕上市公司进行突破。可以地方产业龙头上市公司为核心,联合其大股东、社会资本及政府资本共同设立并购基金,围绕该上市公司产业链上下游实施纵向整合与横向拓展进行布局,另外,并购基金通过主动收购上市公司构建退出通道。

  “并购六条明确允许私募基金以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这其实为下一步并购基金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如果并购基金旗下有1~2个上市公司平台,就可以为下一步退出打下基础。”彭德强说道。

  并购基金出资人多数以地方政府为主,以招引为契机进行收购交易。中泰资本董事总经理章程从机制方面给出了诸多建议,比如尽量减少自守正出奇的战略,更多是在收购的前提下纲举目张,以地方产业政策为前提,寻找当地的链主企业。“如果收购主体是以国企为背景的并购基金,还是希望给管理层多一些激励。”

并购重组迎政策红利期,并购基金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章程还强调,未来在关键时间点上,还要对并购逻辑出发点的要素驱动测试。比如,不同时间点上基本面有没有发生变化,收购标的的增长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我们经手的多个案例,上市公司对商誉给予了非常高的关注度。商誉摊销的会计处理方法上,中国是不再进行商誉摊销,而是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只要估值逻辑中间发生变化,那么上市公司就要对商誉值进行调整。这部分变动会成为营业外支出,会对当期利润产生影响。”

并购重组迎政策红利期,并购基金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那么,政府参与的并购基金,着力点有哪些?

  “政府引导型的并购基金应该重点聚焦在面临产业升级的传统产业上。他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过程中,有内在的整合逻辑。”彭德强表示,存量市场机会更大。

  中平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正红总也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是并购重组永恒的主题,产业整合需求迫切、强链补链行业也存在机会。

  毅达资本合伙人刘峰总结了三点,即“全、新、强”。全,是指全产业链,上下游打通;新,则是指传统产业转型新兴;强是指提升公司质量,做大做强。刘峰以江苏盐城举例称,盐城市新能源产业比较优势明显,可以围绕新能源细分产业,通过并购重组盘活存量,将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