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变革进行时!五大行、招行、华夏银行明确撤销监事会,带来了这些变化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4月29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均发布公告,表示将撤销或不再设立监事会。这意味着银行治理体系正在经历变革。同日,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也公告了相关议案。
按照此前的公司章程,监事会是银行的监督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监事会主要行使检查、监督银行的财务活动,监督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其成员履职行为的合法、合规性。监事会一般下设履职尽职监督委员会、财务与内部控制监督委员会,协助监事会履行职责。
2024年7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施行,其中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在董事会中设置由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行使本法规定的监事会的职权,不设监事会或者监事。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新的《公司法》并非不允许设立监事会,而是设立监事会变成一个可选项。符合条件的公司是否设立监事会,应由股东大会决定。
此前,监事长通常担任党委副书记,并分管审计、合规等部门;或兼任纪委书记,将党内监督与监事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建立独立董事、外部监事与监管部门定期沟通的常态化机制。
事实上,在银行治理层面,业内对于监事会是否应被弱化已有较多讨论。主要观点认为,银行普遍采用的独立董事+监事会制度虽然意在强化监督,但是不仅职责有重叠,人员成本也有增加。
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公司治理监管规定与公司法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可以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在董事会中设置由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法和监管制度规定的监事会职权,不设监事会或者监事。
由于监事会取消,常由监事长担任的党委副书记一职也出现空缺。目前已有一些银行设置专职党委副书记,主要分管党建工作。比如宁波银行党委副书记付文生、平安银行党委副书记曾敏杰。
4月29日,中国银行公告称,刘进因职务变动,辞去中国银行副行长职务。
中国银行在公告中称,刘进先生已确认其与该行董事会无不同意见。中行董事会对刘进先生担任副行长期间对中行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界面新闻获悉,刘进已经出任该行党委副书记,分管党建工作。
4月16日,中国银行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选举刘进担任该行执行董事。刘进担任中国银行执行董事的任期为三年,将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其任职资格之日起开始计算。据了解,执董资格正在核准过程中。
资料显示,刘进2024年加入中国银行,自2024年4月起任中国银行副行长。此前刘进曾在国家开发银行工作多年,2021年9月至2024年1月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任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行长。2019年11月至2021年5月任国家开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任国家开发银行教育培训局局长兼开发性金融学院院长。此前曾任国家开发银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等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有国有行总行人士表示,此前国有行董事长、行长和监事长都属于副部级干部序列,监事会制度取消后,党委副书记级别可能是中管正厅级,级别有所降低。
发表评论